日本FT進口洛氏硬度計的工作原理基于壓痕法,即在規定條件下,將壓頭(金剛石圓錐、鋼球或硬質合金球)分兩個步驟壓入試樣表面。施加初試驗力,記錄壓入深度;隨后施加主試驗力,保持一定時間后卸除,測量殘余壓痕深度。硬度值的大小與壓痕殘余深度成反比,即壓痕越淺,硬度越高。
按應用方式,可分為一般型、表面型和綜合型。一般型適用于常規材料的硬度測試;表面型則專門用于測試材料表面的硬度,能夠更準確地反映表層硬度狀況;綜合型則結合了多種功能,可滿足不同類型材料和不同測試需求的硬度檢測。
按操作方式,日本FT進口洛氏硬度計又可分為手動型和電動型兩種。手動型依靠人力手動操作加載和卸載試驗力,操作簡單直接,對操作環境要求相對較低,且成本較為低廉,適合在一些小型實驗室或現場檢測中使用。電動型則通過電動裝置來施加和卸載試驗力,能夠更準確地控制試驗力的施加過程,提高測試的準確性和重復性,并且可以有效減輕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,尤其適用于大量樣本的快速檢測場景。
日本FT進口洛氏硬度計的檢定方法:
1.外觀檢查:
-檢查硬度計的各部件是否完好,有無損壞、變形、銹蝕等情況。如壓頭應無磨損、崩缺,工作臺應平整、光滑等。
2.同軸度檢查:
-對于具有金剛石壓頭的硬度計,需進行同軸度誤差的檢查。將硬度計的工作臺置于水平位置,裝上平工作臺,把專用的同軸度測定器或標準硬度塊放在工作臺上,緩慢升高工作臺,使壓頭與測定器或標準硬度塊接觸,觀察壓痕邊緣的均勻性,判斷同軸度是否符合要求。
3.初試驗力和主試驗力的檢查:
-使用高精度的測力裝置,對硬度計的初試驗力和主試驗力進行測量,檢查其實際施加的力值與標稱值的偏差是否在規定范圍內。
4.指示器的檢查:
-檢查指示器的刻度是否清晰、均勻,指針是否靈活,回程誤差是否在允許范圍內。可通過多次加載和卸載試驗力,觀察指示器的變化情況來判斷。
5.硬度示值誤差和重復性的檢定:
-選擇符合檢定規程要求的標準硬度塊,其硬度值應覆蓋硬度計的測量范圍,并且在不同硬度段分布均勻。
-將標準硬度塊放置在硬度計的工作臺上,按照硬度計的操作規程,分別在每個標準硬度塊上進行多次硬度測試,記錄每次的測試結果。
-根據測試結果計算硬度示值誤差和重復性,判斷是否符合檢定規程的要求。一般來說,硬度示值誤差應在規定的允許誤差范圍內,重復性也應滿足相應的要求。